白狼山。
乌桓大军压阵,数万骑黑压压的一片,面对如此盛众,左右皆惧,请求缓战。
曹操环视四周,入目的将士多有疲色,但……
华熙神采奕奕:“丞相,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曹操:。
这位的身体素质不具有参考价值,下一位——
“丞相,”张辽语气奋发,“乌桓军阵不整,此天赐良机,稍纵即逝,不可忽之!辽请丞相速决!”
“……”
的确如此。
从白狼山上往下看,明显能感觉到,乌桓军阵的仓皇。
他们未料曹军会自田畴所指之路急行而来,措手不及。
几个呼吸的沉默后,曹操坚定道:“如此,由文远持麾,与乌桓战!”
*
数万骑兵的大混战,战况惨烈,可想而知。
双腿夹紧马腹,战马嘶鸣,一往无前地奔腾而去。
挑、刺、劈、砍……长剑在华熙手中翻转,血花随之绽开。
张辽持麾,华熙紧随其后,骁勇骑将与精锐骑兵组成的先锋部队宛如利刃,刺入乌桓大军,将其分成两半。
华熙回眸,目光映出将领奋勇杀敌的身影。
徐晃、张郃、鲜于辅、阎柔、曹纯……
不论哪个时代,她家里的人,都是这样优秀!
所谓——
一、汉、当、五、胡!
围攻她的乌桓将领没想到她会在这种时候回头,讶异之后,恼怒至极。
什么意思?!
看不起他们是吧?!
将领配合得极好,三人牵制住华熙的动作,离她最近的那位找准时机,枪尖对准她右肩甲片的缝隙,挑刺而去。
衣帛撕裂的声音响起,枪尖刺破皮肉,鲜血涌流而出……
一击即中,那人不免得意,却见华熙风轻云淡抬眸,长剑捅进他的喉咙,将他从马上横扫而下。
动作行云流水,半点也看不出受伤的样子。
“!”
其余三人面色剧变,他们死死地盯着华熙的右肩,那里的鲜血已不再涌流。
“妖怪……”
对上他们惊惧的目光,华熙展颜一笑。
被发现了,但问题不大。
这是混战,只要他们死了,就没人会知道。
华熙想着,手上的动作越发凌厉。
她松开缰绳,纵身而起,长剑所及的范围陡然扩大。
见她轻而易举地维持平衡——其实可以解释为骑术高超,但他们先入为主——三人更加惊恐,驱马转身,却没能跑出几步。
寒光闪烁,鲜血四溅。
……
蹋顿单于当阵为张辽斩杀,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死于华熙剑下。
乌桓群龙无首,阵行崩溃,被杀得七零八落,死者遍野。
张辽剧烈地喘息着,回首对上华熙的视线。
红铠沾满鲜血,几缕墨发挣脱束缚,凌乱地散在额际。
她伏在马背上喘气——不是耗尽体力的疲惫,而是过于兴奋的宣泄——眼眸明亮得惊人。
注意到他的目光,华熙笑出声来,畅快极了。
“都说仲谋抬高了文远,事实上,凭这场战役,文远足以位列武庙!”
“……是的。”「塔」艰难地应声。
太可怕了,老狐狸太可怕了!
「塔」从未见过华熙在不用法力的情况下一对多,数万骑兵在前,她却如入无人之境,剑起剑落间收割生命。
性格温和?!
热爱和平?!
「塔」不想说话,只僵硬地打出一行省略号。
……
白狼山之战,曹军大获全胜,斩蹋顿、楼班、能臣抵之及名王以下十余人,俘虏二十余万人。
由此,乌桓主力全面崩溃。
*
建安十二年九月,曹军班师。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远处是水天一色的美丽景象,耳边是铿锵有力的诵诗声音,华熙倚着山石,惬意地阖眸。
有谁下马,走到她身侧。
“灵曜。”
“丞相,”华熙睁开眼睛,笑意盈盈,“好诗。”
这个世界的孩子还是得背……
但《观沧海》也不长。
她漫无边际地想着,眉间掠过一抹写意。
……
丞相府的庆功宴席十分热闹,文臣武将举杯同饮,觥筹交错间,身着帝服的少女缓步踏入。
“殿下?!”
曹操讶异地看着来者,一时怀疑自己的眼睛。
华熙闭门谢客,被挡在外面的可不只是刘协。
现在居然主动上门——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吗?!
“……殿下。”
满座文武同样震惊,他们拱手行礼,换来华熙轻微的颔首。
曹操下意识地站起,将主座让出,却被华熙摇头制止。
她走到他案前,端起酒壶,斟满酒樽。
衣袖滑下一截,露出白皙肌肤上的狰狞伤痕。
曹操错开视线,对上华熙的目光。
“——请饮此杯。”
少女放下酒壶,举起酒樽,递向他。
语气平静,琥珀色的眼眸蕴着复杂的情绪,最终化为唇角的笑意。
满座寂静。
纵观历史,国灵不是没有向王侯将相敬过酒,可,这种时候……
文武面面相觑,心思各异。
“——谢殿下。”
曹操双手接过,一饮而尽。
他知道、他清楚、他明白,华熙出现在这里,无关任何政治意义。
仅仅是因为,他重创了乌桓。
华熙再次端起酒壶。
她走到张辽面前,在他错愕的眼神里,为他斟满酒——
“文远也饮一杯,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