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谢府上下一片紧张气氛。思雨随着谢承默夫妇匆匆赶往谢老的院落,却见院中已聚集了不少人,各个面带忧色。主屋门外,几位身着华服的男女正低声交谈,时不时望向紧闭的房门。众人以为谢承默一行是听见消息才来的,也就没有多作关注。
主屋的门忽然打开,两位医师面色疲惫地走出来,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老爷情况如何?“一位雍容华贵的老妇人上前询问,语气中带着颤抖。
“回老夫人,“其中一位白须医师叹息道,“谢老气息微弱,多番用药都未见好转,只怕府上还得另请高明……“
近旁的大夫人闻言,转头对身旁的嬷嬷低语几句。那嬷嬷神色一凛,匆匆离去。
思雨敏锐地察觉到,那应该是去准备后事了。
谢承默的脸色很难看,犹豫地看了看思雨,又看了看周围众人,欲言又止。思雨明白,在这种情况下,让一个从未露面的小姑娘贸然出诊,的确不太合适。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众人回头望去,只见一位俊朗挺拔的年轻男子大步行来。他身着一袭素白长袍,修长的身形如玉树临风。眉目如画,鼻梁高挺,唇线清冷。肤色白皙胜雪,下颌线条分明,衬得五官更显英气逼人。乌发用白玉簪高束,几缕青丝随风轻拂面颊,纵是行色匆匆,却不减潇洒风流。
“母亲,祖父情况如何?“年轻男子沉声问道。
“不太好,“大夫人答道。“你进去看看吧,老爷定然是愿意见见大孙子的。“旁边的医师也面露惭愧地对他摇了摇头。
谢北洵眼中闪过一丝痛色,正抬步往里走,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站在外围的思雨。他微微一愣,此处全是年长的至亲,一个年轻姑娘在这里干什么。而且不同于焦急的众人,她虽然面带忧色,却比众人都显得姿态从容,也难怪自己会注意到她。
作为谢家未来的掌权人,谢北洵自然是知道三夫人的侄女前来投奔,看她的站位,心中立即有了判断。而今天这种情况出现在这里,绝不是来为众人问安的。
“这位是?“他微微颔首,故意询问道。
三爷被这一问,只得上前介绍:“这是令堂的侄女慕思雨,昨日刚到府上。她出生于医药世家,本想带她来看看父亲,不想……“
“哦?“一般人只知道三夫人来自江南陈家,但谢家未来的家主,自是知道三夫人正是当年著名的慕神医的侄女,“既然如此,那就让她跟我一起进去看看祖父。“
众人一惊,大夫人更是上下打量着思雨,开口质疑:“这么年轻,不太妥当吧……“
“既然医师无策,为何不让这位小医者一试?她若有真才实学,说不定能有新的思路。“语气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
大夫人见一向有主意的长子都这么说了,虽然不太相信,但这毕竟是三房的人,出了差错也怪不到他们长房身上,也就不再反对:“那……就让她看看吧。“
“慕小姐,可否麻烦你跟我一起进去看看?”谢北洵语气尊重。
“叫我思雨就好,”思雨平静地向众人行了一礼:“烦请大少爷带我去看看谢老。“
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思雨跟随谢北洵走向主屋。她知道,接下来的诊断将决定她在谢府的未来。而谢家大少爷为何会给她这个机会?现在倒是没工夫分析这个了。
步入房门的刹那,思雨收敛心神,眼中只剩下对医道的专注。不管外面有多少双眼睛在看着,此刻,救人要紧。
屋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几名丫鬟侍立在床前,小心翼翼地伺候着。思雨缓步上前,只见床上躺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面色青灰,呼吸微弱而急促。
“祖父,“谢北洵轻声道,“洵儿来看您了。这是三婶的侄女,名医之后,想给您把把脉。“
思雨仔细观察着谢老的面色和症状,目光专注,轻声向谢老请示:“谢老,可否容晚辈为您把脉?“
床上的老者微微睁开眼睛,浑浊的双眼已看不清来人。他没说什么,只动了动布满皱纹的手腕。思雨伸出三根手指,稳稳地搭在谢老的脉门上。
她闭目凝神,仔细感受着脉象的变化。片刻后,她又轻轻翻开谢老的眼皮察看。“谢老,能否请您稍微抬起手臂?“在谢老的配合下,思雨仔细为谢老做了全面的检查。
“如何?“谢北洵轻声问道。
思雨直起身,神色凝重:“谢老这是中毒所致。毒先攻心脉,导致心跳絮乱、呼吸困难。毒素随血液流动,渐渐侵蚀全身,所以会出现手脚发凉、抽搐的症状。“
“你说什么?“跟进来的医师惊声道,“怎么可能是中毒?“
思雨不慌不忙地解释:“这种毒很罕见,名为'寒心散',是以数种寒性草药调制而成。它最独特之处在于,中毒者的症状与心疾极为相似,若不细查,很容易误诊。但此毒有一个显著特征——后期发作时眼睛会异常明亮,这是寒毒侵入心脉,导致瞳孔扩张所致。“
谢北洵若有所思:“你说得对,我也注意到最近祖父发病时,眼神确实格外明亮。可是……这毒若真如此特殊,你可能解?“
“谢老虽中毒多年,但毒素不多,且这毒虽然难查,但只要对症下药,并不难解。“思雨就着近旁的纸笔,便迅速写好了方子,“只是,谢老的身体已经严重损伤,解毒后还得慢慢调养……“
“这个自然,能解毒就好。”谢北洵脑子已在飞速旋转,是谁多年前就毒害祖父?又为何并不下重药?
思雨将方子递向医师,仔细解释道:“寒毒导致谢老心脏受损,且痰湿阻肺,下注心包,兼有肾气亏虚。这方子专治寒毒,化痰通络,温阳益气,补肾纳气。”
两位医师接过方子,细细查看。年长者面露讥讽:“温胆汤加味?还加入了川芎、瓜蒌、白芥子?‘寒心散’?老夫行医多年从未曾听说。小姑娘,你这是在胡闹!“但年轻些的医师却皱眉思索:“如果确实是寒毒……这个思路似乎……“
就在这时,床上的谢老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喉间发出痰鸣声,面色更加青紫。众人大惊失色。
“快,让府医再去煎一副之前的药!“老夫人急道。
“来不及了,“思雨肯定地说,“谢老痰阻气道,若不尽快化开,还继续用之前的药方……“结果会如何自不必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