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科技加速发展的当下,人择是否应当超越天择?"
这行加粗的黑字映入黄胖胖的眼帘,让他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中央大学大礼堂前的电子公告牌上,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辩论赛的主题赫然在目,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微妙的光芒。一阵微风吹过,林荫道上的梧桐叶沙沙作响,似乎也在为这个充满哲学意味的命题低声交谈。
黄胖胖,中央大学生物哲学专业大四学生,一个在同学眼中"过分喜欢思考"的年轻人。此刻,他那双略带疲惫却始终闪烁着求知光芒的眼睛,紧紧锁定在那个辩题上。
"人择是否应当超越天择..."他喃喃自语,仿佛在品味一杯复杂的美酒,试图捕捉其中每一丝细微的风味。
对黄胖胖而言,这不只是一个学术辩题,更像是他长久以来思考的个人命题具象化。作为一名同时痴迷于达尔文进化论和尼采哲学的学生,自然选择与人类意志的关系一直是他思考的核心。而如今,这个议题以如此直接的方式摆在了他面前。
"怎么,对辩题感兴趣?"一个温和而略带调侃的女声从身后传来。
黄胖胖回过神,看到了他的导师章颖教授。章教授是中央大学生物伦理学领域的权威,也是黄胖胖最敬重的学者之一。她手持一杯咖啡,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章教授,"黄胖胖点头致意,"这个辩题很有意思,触及了生物学、哲学和伦理学的交叉点。"
"确实,"章教授微微颔首,"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生态工程...人类正前所未有地介入自然选择的进程。这已不仅是科学问题,更是关乎我们文明走向的重大命题。"她顿了顿,锐利的目光落在黄胖胖脸上,"你有想过参加吗?"
黄胖胖有些意外地挑眉。虽然他对这类议题有浓厚兴趣,但从未想过参加辩论赛。他是个思考者,常常沉浸在自己的思绪海洋中,而非擅长在公众场合侃侃而谈的演说家。
"我?辩论?"他不确定地问,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犹豫。
"为什么不呢?"章教授的眼睛像是能看穿他的思绪,"黄胖胖,你有着罕见的跨学科视野。生物学的严谨,哲学的深度,在你身上融合得很好。这正是这场辩论需要的特质。"
"但我没有辩论经验,"黄胖胖老实承认,"而且这种场合需要的不只是想法,还有表达和即时应对的能力。"
章教授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有时候,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直接跳进深水区。而且,"她压低了声音,像是在分享一个秘密,"我认为这不仅是一场辩论,对你而言,这可能是一次重要的思想探索之旅。"
她的话像一颗石子,投入黄胖胖平静的思维湖面,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时间不早了,考虑一下吧。"章教授看了看手表,"校内选拔下周开始,如果决定参加,来我办公室聊聊。"说完,她举了举手中的咖啡杯,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暮色中。
黄胖胖站在原地,目光重新回到那个辩题上。某种隐约的预感告诉他,这个看似普通的邀请,可能会改变他生命的轨迹。
回到宿舍,黄胖胖的室友方易正趴在床上打游戏。作为物理系的学生,方易对世界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方式,但这恰恰使他们的对话常常充满火花。
"嘿,黄胖胖思考者,"方易头也不抬地打招呼,手指在键盘上飞舞,"今天沉思了什么宇宙奥秘?"
黄胖胖将背包放在椅子上,坐到书桌前:"我在考虑是否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辩论赛。"
方易闻言,立刻暂停了游戏,惊讶地转过头:"什么?你?辩论赛?"他夸张地揉了揉眼睛,"我是听错了还是平行宇宙打开了?"
黄胖胖无奈地摇摇头:"题目很有意思——'人择是否应当超越天择'。章教授觉得我应该试试。"
"哇哦,"方易吹了个口哨,"听起来是够黄胖胖的。"他故意在黄胖胖的名字上加重了语气,"但老实说,我挺好奇你会怎么辩论这个。毕竟你对这类话题的看法总是...复杂得让人头疼。"
黄胖胖笑了笑,打开电脑,开始搜索相关资料:"这正是问题所在。辩论需要明确的立场,而我常常看到问题的多面性。"
"那不是更有趣吗?"方易从床上跳下来,靠在黄胖胖的椅背上,"想想看,这可能是你走出纯粹思考,真正检验和表达你想法的机会。"
黄胖胖点点头,若有所思。方易的话触动了他内心某个角落。也许,确实是时候将那些在脑海中盘旋的思绪转化为可以与人交流的观点了。
"所以,"方易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打算站哪边?支持'人择超越天择',还是反对?"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黄胖胖陷入了沉思。过去几年的学习和思考如潮水般涌入脑海: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哈拉瑞的《人类简史》,还有无数关于基因编辑、人工智能伦理的学术论文...
"我还不确定,"黄胖胖最终承认,"这不是一个可以简单二分的问题。"
"典型的黄胖胖回答,"方易笑着摇头,"但也许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这个问题值得辩论。如果答案显而易见,还有什么好辩的呢?"
黄胖胖若有所思地点头,方易的话有着出人意料的智慧。
接下来的几天,黄胖胖沉浸在关于"天择与人择"的资料海洋中。他阅读了从古典哲学到前沿生物技术的各类文献,整理了从伦理学到生态学的多种观点。这个看似学术的辩题,实际上关联着人类对自身定位的根本思考: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还是自然的主宰?我们应该遵循自然的法则,还是用理性和技术重塑自然?
周末,黄胖胖来到了章教授的办公室。
章教授的办公室如同她的思想一样,既有条理又充满惊喜。整齐的书架上,柏拉图的《理想国》旁边放着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达尔文的肖像旁边,是一幅现代基因编辑技术的图表。
"所以,你决定参加了?"章教授放下手中的论文,温和地问道。
黄胖胖点点头:"是的,但我必须承认,我对立场仍有犹豫。"
章教授脸上露出了赞许的微笑:"那正是你的价值所在,黄胖胖。在这个倾向于简单二元论的时代,能够看到问题复杂性的人反而弥足珍贵。"
她起身走向窗前,望着窗外的校园:"你知道为什么我推荐你参加这个辩论吗?"
黄胖胖等待着她的解释。
"因为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不是那些持有极端立场并为之辩护的人,而是能在对立观点间架起桥梁,看到更大图景的人。"章教授转过身,目光炯炯,"辩论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赢得比赛,而在于通过思想的碰撞,接近真相的某个维度。"
黄胖胖感到一阵共鸣,这正是他内心深处对知识和思想的追求。
"但具体到比赛,"章教授重新坐下,语气变得实际,"你还是需要选择一个立场。根据你的阅读和思考,你倾向于哪一方?"
黄胖胖深吸一口气:"如果非要选择,我可能会支持'人择不应超越天择'的立场。"
"有意思,"章教授微微挑眉,"能说说原因吗?"
"我认为,"黄胖胖谨慎地组织着语言,"人类的理性和技术固然强大,但我们对自然系统和生命复杂性的理解仍然有限。历史上,人类过度干预自然的尝试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天择经过数十亿年的'实验',形成了精妙的平衡。我们应该尊重这种平衡,在介入时保持谦逊和审慎。"
章教授点点头,但随即提出挑战:"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类的意识和技术本身不也是进化的产物吗?我们使用工具改变环境的能力,某种程度上也是天择的结果。那么,人择是否可以被视为天择的延续和升华,而非对立面?"
这个问题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黄胖胖思考中的盲点。他一时语塞,然后慢慢点头:"这是个很好的视角...确实,如果将人类的理性和技术视为进化赋予我们的特质,那么人择与天择的界限就变得模糊了。"
"正是如此,"章教授满意地笑了,"辩论的魅力之一,就是它迫使我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发现自己思维中的假设和局限。"她顿了顿,"校内选拔在周三,我已经帮你报了名。在正式辩论前,你还有三天时间思考和准备。"
黄胖胖起身告辞时,章教授又补充了一句:"对了,校内辩论队有个传统,参赛者需要为自己选择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代号,会印在你的名牌上。有想法吗?"
黄胖胖几乎没有犹豫:"如果可以的话,就用'达尔文的花园'吧。"
章教授微微一怔,继而点头赞许:"很好的选择,既致敬了科学传统,又暗含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隐喻。"
走出教学楼,黄胖胖抬头望向湛蓝的天空。一群候鸟正在天际排成V形,向南方飞去。自然的精妙和人类的智慧,在这一刻似乎既对立又统一。
"天择与人择..."他低声重复着这个命题,感到自己正站在一个思想的十字路口。
接下来的日子,他将不得不在这十字路口做出选择,并为之辩护。但更重要的是,他隐约感到,这场辩论可能会引领他踏上一段超越胜负的探索之旅,一段关于人类在宇宙中位置的深度思考。
夜幕降临,星光灿烂。在浩瀚宇宙的尺度下,人类的"择"与自然的"择",或许只是同一宇宙意志的不同表达方式。带着这样的思绪,黄胖胖迈步向前,迎接着即将到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