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的江湖(五十六)
进院小五就喊“爸,咱那床破被子里没藏着钱吧?
“没有,怎么了?
“我们出门看见那个凳子在墙根放着呢,粪箕子和破被子在垃圾堆哪儿扔着,被子给撕吧碎了。是不是看里边藏没藏着钱什么的。”
“估计是拿着小凳子嫌沉,先放这了,粪箕子觉得没用,就扔了吧。你上前院看看人在他们哪儿没有?”
一会儿小五回来说:“前院说那几个人今天压根儿就没来过。而且前院地上干的,没下雨。”
“卧靠,真的?”
出院门往左右看看,好像是就他家门口地上有点水印儿
“这雨合着就在咱家下了?这特么怎么回事。”
他爸过去把小凳子拿回来,放在院门里头。
“嗨,这就是隔街不下雨,没准儿一会儿就回来拿这凳子呢。”
我们一起进了屋,坐下点上烟,都在纳闷儿呢
我问“叔,您那个被子多少年没盖没拆洗了?”
“哎呦,这得十好几年没盖了,也没拆洗过。这被子是你婶儿的陪嫁,那年头儿陪嫁床被子可不容易,不光是穷没钱,你就是有钱,买棉花被里被面儿的都得是有票才行呢。要不一直舍不得扔呢。今天这是你婶儿去瞧她姐姐去没在家,要是在家准不让扔。”
“那这几个南蛮子没准儿是憋宝的。您那个被子里没准儿有什么东西。”
“破被子里能有什么呀,有也就是虱子臭虫的。”
“爸,没准儿有什么,他跟吕师傅学呢,听吕小四儿说,他上学的时候就神一出鬼一出的。”
“呦,是吗?跟吕师傅学呢?吕师傅能收你证明有点天分呢。这南蛮子憋宝是怎么回事儿?就是以前听说有这么一帮人干这个,具体不知道,你给说说。”
“他们所说的宝贝,跟咱们理解的不一样,并不是指的金银珠宝的,是一些个得了天地灵气的东西。听说这几个孙子在这村里转悠好几天了,应该就是找东西呢。而且这场雨没准儿是他们丫弄来的。岁数大点的那个可能是有呼风唤雨的道行。”
“真有有这本事的人?”
“您没觉得这雨就在您家下的吗?二百块钱买您的小凳儿粪箕子,这俩东西二十块钱值吗?买您点东西,破被子让雨给浇了又踩的脏兮兮的,顺手帮您扔了,合情合理的。小凳算是个物件还能用,搁墙根哪儿,谁用谁拿,不糟践东西。粪箕子肯定是没用了,被子撕碎了,一定是为了找被子里的什么东西。”
“嗨,就是有什么,也是人家该得的,在咱这,就是床破被窝。行了,你们该干嘛干嘛去吧。”
一直以来就听说他爸什么事儿都非常想的开“是你的,跑不了,不是你的,硬抢也没用。”
这事儿过了两天,中午碰着师父,让下了班去家里吃饭。那天晚班,贿赂厨师长一盒希尔顿,提早翘班,还顺了块酱肉。村办饭店管理比较松散。
进师父家门,看见那几个南方人在屋里坐着,一愣。那几个人看我进来也是一愣。还是很礼貌的起身。
“来老四,给你介绍一下,这位你得叫师哥,这是你师叔的徒弟。这几位是你师哥的朋友,南方来北京准备做买卖的。”
师父介绍他们中岁数大点的那位。
“这是我四徒弟,一会儿老大老二还来,三徒弟在四川青城山,不打算回来了。”
“您好您好,幸会幸会”
大家客道寒暄着,这时俩师哥也进屋了。一样的客道一番。
师娘把菜做好端上桌,大家开喝开聊。
“你们这师叔不是咱这的人,刚解放的时候落在咱这了,属于转业干部。后来□□时候,回原籍了。你们师兄弟几个?”
“三个,我是老大。有一个也在四川修呢。”
“那您几位是?”
“我们就是朋友,一起出来讨生活的。”
“师伯,我师父说大师伯也在北京呢,离得远吗?”
“你大师伯在清河,离这四十多里地。”
“哦,也不近了。您能联系上吗?师父让我也看看他去。”
“能联系上,我一会儿就打电话。”
我拿出烟,挨个递上,大家点烟的时候我问:
“师兄,您跟我们是同门,您这几位朋友是什么门道儿?是南方特有的吧?”
那位师兄没说话,端起酒杯:“师伯,我敬您一个。来三位兄弟一块儿,咱们算是同门师兄弟,以后多来往。”
师父喝口酒,放下酒杯看看我,看看那几个人。“老四,听你话茬,之前见过?”
“是,前两天在小五家见过一回。”
“在小五子家见过?你们嘛去了?”
“没事儿,就是带着他们在村里转悠转悠看看。”
“师兄,这屋里没外人,有个事儿不知道该不该问。”
师父和俩师哥的表情有点懵,看看我看看他们。
“哈哈哈,兄弟,有什么该问不该问的,你说吧。”
“那兄弟就多嘴了。”说完了起身抱拳行了个礼。那几个南方都站起来还礼
师父抽了口烟“老四今儿这是要问什么呀?这么江湖。”
“师兄,那天那阵雨,是您行的雨吧?”
“是我求的,我还没有行雨的道行。”
“这呼风唤雨的道行也不浅了。”
“那就再问您几位了。”
“您说您说”
“我想知道那个破被子里边是个什么东西?值当的让你们转悠了几天师哥这呼风唤雨的。”